来源:发布日期:2017/09/22已有 2618 人浏览
在2005年提出“人单合一”这一颇具哲学意味的商业模式后,张瑞敏在12年中不断思考和自我颠覆。在张瑞敏看来,从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为什么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因为时代变了,商业模式也必须做出改变。”
如何让一家年营收超2000亿的大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持活力不断创新,这是张瑞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2005年提出“人单合一”这一颇具哲学意味的商业模式后,张瑞敏在12年中不断思考和自我颠覆。在张瑞敏看来,从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为什么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因为时代变了,商业模式也必须做出改变。”
谈模式:“人单合一”
9月20日上午,张瑞敏在青岛首届“人单合一”论坛上系统阐述了他自成体系的“人单合一”商业模式以及其背后的逻辑。
与格力董明珠强势干练的“铁娘子”风格不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身上带着浓厚的学者气。
一套深色西装、语调缓慢而有力,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再到美国学者库恩的《科学革命与结构》……张瑞敏用逻辑缜密的演讲,把近现代企业管理的商业理论分析总结了一遍。
在张瑞敏看来,过去是传统的工业革命时代,企业追求规模化制造和名牌效应。有了规模,知名品牌企业就有更高的利润和溢价能力;而现在,则是互联网时代,“你要么拥有互联网,要么被互联网拥有”,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工业时代的单边市场,变成双边或者多边市场,以平台化为核心。
至于未来,张瑞敏预测将是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有别于互联网时代,商业重点是情景感知和个性化定制的体验,而终身用户是模式的核心。”张瑞敏介绍,物联网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大学首次提出,而业内普遍将2016年称为物联网元年。他认为,物联网时代将会催生出基于物联网范式的商业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我们预计,物联网模式将在2019年或2020年引爆。”
在张瑞敏的演讲中,偶尔也蹦出一些晦涩抽象的词,比如:“人单合一”、“量子纠缠”、“用户乘数”……这些概念,是张瑞敏基于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及广泛与国内外一流学者交流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
“人单合一”是关于怎么做的一种颠覆性尝试。这也是张瑞敏在2005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理念。其中“人”是指员工、“单”则指的是用户的需求。张瑞敏称,未来在物联网时代,员工直接面对并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成为创建物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基本条件。
为了让海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张瑞敏大刀阔斧砍掉了1万多名集团中层,打破部门和行政边界,将海尔重塑为一个大的创业生态平台,所有的员工与创业者、小微都在一个生态圈中。管理层不再是发布命令的人,而是为小微和创业者提供各种资源。
张瑞敏还借用量子物理学概念,将员工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比喻为“量子纠缠”——爱因斯坦称之为“超距范围内的幽灵作用”,彼此虽然有着很远的距离,但两个量子互相之间有感应。用户如果有什么需求,员工每个人都是CEO,自己做决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满足用户需求。
“如今海尔企业内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海尔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透露,如今张瑞敏日常都在与这三类人打交道。每周一、周三、周六有三个会,张瑞敏全都参加。周一是董事会的高管会议;周三是“小微主”(某个区域、产品线或创新产品的创业牵头人)的会,100多人;周六是“平台主”(各个业务板块)的会,30多人。“张瑞敏会和大家一起摸索,从实践中总结,隔不了多久又有新变化,于是再折腾,再尝试。”周云杰称。
不仅在中国范围内实施,张瑞敏还把这一颠覆式的创新复制到了海外业务中。在海尔已收购的日本三洋电机冰洗业务、新西兰斐雪派克、GE家电业务中,海尔都在尝试推广应用这种理念。张瑞敏称,“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可以像沙拉式地兼容并蓄,像斐雪派克的工匠精神与“人单合一”的用户导向结合,已实现扭亏为盈。
至于“人单合一”模式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张瑞敏回答得也很干脆:“既然要做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让这个商业模式实现引爆引领。否则你要是做了一半或者就差一点做不成,那和没做没有什么区别。”
在演讲最后,张瑞敏还用两千年前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大制不割”来总结其人单合一的本质,“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不能切割开来看待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找一个咨询公司来看,他也许会指出,这块是财务的,那块是采购的,但问题真正的根源他可能找不到。”
“我们现在做法是把部门取消掉,所有的部门变成一个小微,跟用户是零距离的。希望能利用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非常智慧的哲学思想,让我们的管理模式(海尔)在物联网的时代始终能走在世界前列。”张瑞敏称。
谈业绩:内外兼修
抛开高大上的商业理论,单从一名投资者的角度,也许会更加关注青岛海尔未来的业绩增长前景。对此,张瑞敏在20日下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提问回应称,“‘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将会给青岛海尔带来更加可持续的增长前景。”
受益于上半年经济增长势头向好及市场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财报中,家电三巨头格力电器(000651.SZ)、青岛海尔(600690.SH)、美的集团(000333.SZ)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双增长。
其中,格力电器营收691.85亿元,同比增长40.67%;净利润为94.52亿元,同比增长47.64%。青岛海尔营收775.76亿元,同比增长59.01%;净利润44.27亿元,同比增长33.54%。
美的集团营收1244.50亿元,同比增长60.53%;净利润108.11亿元,同比增长13.85%。
有分析认为,家电企业业绩上半年实现大幅增长原因,除了家电市场整体向好的因素外,还与家电企业全球化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有关。
对此,张瑞敏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称:“上半年青岛海尔营收和利润取得大幅增长的原因,除了并购GE家电因素之外,海尔旗下各个小微板块的贡献也很大。”
张瑞敏进一步解释称,业绩增长是前些年深耕市场的结果。“海尔家电在国内的业务,这几年都是销售渠道渗透到社区,并没有采取向渠道压货的做法;在出口方面,海尔也没有做过任何一台代工产品,全部是自主品牌。所以之前的财务增长数据就显得没有那么大。”但张瑞敏强调,“品牌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步显现。我们这样增长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毕竟现在海外市场,10台国产品牌的家电中,就有8台都是由海尔生产制造的。”
海尔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海尔平台上200多个小微公司中,超过100个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其中,5个小微估值过5亿元,2个估值过20亿元。
但不可否认,海外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助力了业绩的增长。中报数据显示,通用电气(GEA)板块给总营收贡献了225亿元,对归母净利润贡献为11.62亿元。
在国内空调等白电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预期下,家电企业近年来纷纷布局多元化和海外并购,寻求更多利润增长点。青岛海尔、美的集团均有大手笔海外并购,美的收购了造机器人的库卡,海尔收购了美国GE家电;格力电器则在董明珠的带领下,谋求“造车”和智能制造。
对于海外市场的下一步规划,张瑞敏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称,“我认为,对海尔来讲,海外市场最大的挑战,并不是简单的营销数字增长,而是要培育好市场和终身用户。简单地说,就是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卖服务。”
国内其他企业如何复制借鉴海尔的模式?张瑞敏称,去年有一万多家企业来海尔学习,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复制成功。“首先要看企业领导人是否认同这一模式和理念,如果没有决心肯定不行;其次,必须自下而上,样板先行,先易后难,有一个榜样,再进行复制。”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华路105号多丽科技楼11层1105A房 本协会主管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深圳市互联网技术应用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曲网 电话:0755-83352158 QQ:2078864445 邮箱:20788644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