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互联网技术应用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协会资讯 - 行业动态

Uber中国员工: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

来源:发布日期:2016/08/03已有 3273 人浏览

undefined

滴滴收购Uber中国,牵动了Uber中国近800名员工的心。

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加盟滴滴或者自愿离职。加盟滴滴的,将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6个月股票价值的合并现金奖励,即刻离职的,可获得3个月月薪+3个月股票奖励。

只从离职补偿的角度看,Uber是十分厚道的。但联想到这曾是一家充满理想主义光环、吸引无数年轻人为之奋斗的企业,只谈钱似乎弥补不了员工们情感上的挫败感。

在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消息宣布后,Uber中国区的三位(前、现)员工,他们分别从自身角度讲述了对Uber的印象和与Uber的故事。

因为Uber员工已经接到禁止接受媒体采访的指示,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我们在文中均采用了化名。

“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

记者联系上A时,他正在去往上海的动车上,与他同行的还有十几位同事。在过去一年里,这十几个人并肩作战,为Uber中国每周4000万订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他们仍然站在一起,但不再激情迸发,沉默和担忧主宰着眼前的氛围,彼此都在等待到达上海的那一刻。

华中区所有员工都要前往上海开会。”A说,他隐约知道,开会要探讨的会是这支团队的下一步去留和补偿问题。除此之外,关于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他们知道的和别人一样多。

81日上午,A听到了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的消息,当时团队成员觉得没那么严重,他们甚至幻想——“如果保留独立运营还能接受。但下午6点,Uber创始人TK在北京召开远程视频会议,会上说明了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细节。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将有可能和身边的同事分开。选择权交给我们:要么成为滴滴员工,要么各奔东西。

和众多其他同事一样,A也在第一时间发朋友圈表达了对Uber这家企业的感情:“Keep Calm and Uber on ”,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么热爱过一家公司。

A所在的城市团队有十几位全职员工,大家相互拥抱,合影留念,A当时心里想的是——“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找到像Uber一样的公司。

A加入Uber不久,但自我感觉融入团队非常快,他对Uber中国的印象是:小团队作风,跨国协作,文化非常好

但留恋毫无用处,现在是道别的时刻。

Uber中国81日晚间召开的全体员工会议,宣布合并后员工可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6个月可归属的股票价值的合并完成现金奖励(Close Bonus)。

如果不出意外,入职滴滴是迟早的事,毕竟股票激励要在入职滴滴一个月后才生效。但能待多久不敢说。”A表示,自己身边有一些员工不会去滴滴,在彻底离职的选择之外,还可以申请去Uber海外,不过能做这样选择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谈及此前滴滴与Uber中国的竞争,A感慨:每天都是一场战斗。当然,如果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那我们每天做的事也就没有那么多激情

他格外强调——Uber中国员工,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

“Uber中国本来可以有更大作为

B来说,Uber已成往事,现在他就职于另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昨日,看到自己的朋友圈被前同事刷屏后,他的脑海中还是闪过了很多情绪,其中最多的是惋惜

B2015年年中加入Uber中国。加入之前,Uber给他的印象是两个字——“X”“Uber是全球新经济的代表,头顶共享经济光环,TK也是一个传奇人物,生活中我们身边每天还流传着Uber各种高逼格的营销创意。这些都让B对这家公司心生向往。

B加入Uber时,其中国业务一共只有不到200人,而现在,Uber中国的团队将近800人。扩张非常快,Uber中国原计划今年年底前要开到100个城市,但在接近70个的时候,这一计划被突如其来的合并搁浅了。

“Uber的人员构成,差不多是城市小分队模式,内部管理超级扁平化。”B介绍,老板其实不太管,内部谁都不比谁大,谁都不比谁小,都是一帮孩子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

作为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Uber的招人标准也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用B的话说,在Uber的团队里,什么人都有。有曾经的创业者,有曾经的银行职员,还有曾经是卖酒的,就连Uber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此前都只是一位律师。

这些人聚在Uber,因为觉得这里有机会改变世界放在别的公司,这听起来像是扯淡。”B说。

驱动Uber员工奋斗的不只是梦想,Uber中国的员工全员都有股票或期权,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家公司的主人。虽然这支团队此前的从业经历与出行平台并不沾边,但在主人意识的驱使下,最终凝聚出来的力量却十分惊人。

优步精神B说,这是一个说不清的概念,但存在于每个Uber人的心中。

B眼里,Uber中国的团队一直不比滴滴差。虽然很多第三方数据喜欢拿市场份额来谈Uber中国和滴滴的差距,但在B看来,Uber中国只开了几十家城市,而滴滴却开了300家城市,在很多局部地区,Uber都强于滴滴。

当然,如今再谈论这些已经没有意义。B说,Uber原本是一家不妥协的公司,绝不会因为资本原因就把中国市场拱手相让滴滴,专车新政,或许是触发这个预案的重要因素。

一切确实来的太过突然,合并消息公布之际,Uber中国公关部的同事们还在秦皇岛团建,庆祝Uber北京两周年。他们也是最后得知合并消息的那群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柳甄,几天前,柳甄还在朋友圈斩钉截铁地表示合并纯属谣言

遗憾。”B说,在他的设想里,Uber中国本来可以有更大作为。

“大家当初来到Uber,不是为了成为滴滴的员工

“TK非常厚道。看到Uber中国员工的补偿方案后,C这样感慨,当初他因个人原因离开Uber中国时,公司也给了不错的补偿。

C加盟Uber中国,完全是被柳甄为首的管理团队打动,简单直接、做事情,不像传统的外企。在C眼里,繁琐的会议、处理不完的邮件和无限长的流程,这些外企最受人诟病的地方,在Uber中国都找不到。

Uber是一家有趣的公司,但商业光有趣还不够,尤其在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这家公司的应变还是不够灵活。

C介绍,比如在招聘方面,HR主导,招来的人很多都是跨国公司背景,但相对不接地气,性格上保守、害怕犯错误。而在C眼里那些既懂行业、又有资源的人才,很可能都通不过Uber中国的笔试环节。

Uber的媒体和政府关系处理的不算好。因为Uber总部不了解中国,所以沿用着全球的管理方法,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很少、限制也很多。相比滴滴本土化的灵活打法,Uber中国显得僵硬而迟钝。

当然,这不怪Uber中国的团队。C看来,Uber中国像是一道难解的题,虽然它拼尽权力,但光靠自己显然打不赢滴滴。外资、外企,这些身份制约了Uber中国,而专车新规的出台更加重了这层阴影。

如此迅速的合并,对C来说也很意外。在他眼里,“Uber的投资人一定是看到了不确定的风险,才会迫使TK出卖中国业务。

奋斗、激情、骄傲,这是C昨天在Uber员工的朋友圈那里看到最多的词语。在Uber的内部沟通工具Telegram(因为害怕被监控,这家公司拒绝使用微信作为沟通工具)里,不少人都表示不会进入滴滴。

离职率会很高C说,毕竟,大家当初来到Uber,不是为了成为滴滴的员工。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华路105号多丽科技楼11层1105A房  本协会主管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深圳市互联网技术应用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曲网  电话:0755-83352158  QQ:2078864445 邮箱:20788644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