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日期:2021/11/10已有 2231 人浏览
由光明科学城、南山科技园及西丽湖科教城组成的“智慧三角”要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引领创新大力跃升,充分利用前海、横琴两大开放平台,深化与港澳全方位合作,吸引国际人才、科研机构进驻,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让创业者展翅高飞。
由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北卡大学三校互为犄角组成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科研三角园”,其成功经验对建设深圳“智慧三角”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打造深圳“智慧三角”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智慧三角”承载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及价值增值的全过程,将是我国区域合作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精彩演绎。
一 “科研三角园”的三大启示
通过政府兴建产学研创新区,从而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美国北卡州“科研三角园”就是其中典范,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小镇蜕变成为与“硅谷”齐名的美国最大的产学研创新基地之一。
(一)尊重市场规律的政府主导
“科研三角园”最鲜明的特征为“官商学一体化发展模式”,即当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间通力合作。“科研三角园”管理机构为第三方非营利机构“三角研究基金会”,基金会理事成员由政府、学校、企业派代表共同组成,对“科研三角园”建设、规划负责。联邦政府和北卡州政府是投资“科研三角园”最早的投资主体,主要投向非经营组织、孵化器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建设6大孵化器、13幢科研中心,园区适当收取租金,极大地吸引了初创阶段的高科技公司,另外园区还提供了行政支援和各类综合服务。北卡州政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北卡州小企业管理局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增信和担保服务。在产业方面,引进了计算机巨头IBM、大型科研机构NIEHS,带动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科研三角园”快速发展。北卡州政府对州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非州立大学(杜克大学、北卡大学)予以同等支持,支持成立“科研三角协会”并鼓励其成为园区土地开发商。
(二)产业发展与科研机构紧密结合
“科研三角园”从源头上打通了产学研界限。从地理上看,“科研三角园”每个角都有一座研究型高校:最北角是杜克大学,西南角是北卡州立大学,东南角是北卡大学,三校互为犄角,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在这三所大学组成的“科研三角园”内,人才与产业形成了良好的科研与创业生态,园区优势产业包括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专业商业服务、清洁能源与教育机构服务(其中生命科学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而这些产业也是三所大学优势专业(生命科学、医学分别是北卡州立大学、杜克大学的优势专业),三所大学为园区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人才、设施及服务。“科研三角园”还汇集了微电子技术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环保研究院、环境卫生研究所等100多家研发机构,有通用电气、杜邦、思科、北电网络等著名大公司的科研机构。
(三)中介服务确保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完善的中介服务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产生了知识聚集、外溢效应,提高了“科研三角园”整体科研能力,进而吸引各种科研机构、企业入驻园区从事科研活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建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科研三角园”内高新、科研机构与企业提供专业活动、交流平台,促进信息、资金融通,从而降低技术研发、产品化的风险。创建企业加速器、创新促进中心、初创促进中心、待开发促进器、生命科学加速器、实验室等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础支撑。
二 建设深圳“智慧三角”的四大设想
由光明科学城、南山科技园及西丽湖科教城组成的“智慧三角”,要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新高地,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也为协同发展、产业联动提供思路与经验。
(一)构筑“价值三角”
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概念,以此分析企业在一系列环节中的价值创造,后来波特教授又观察到外包业务使得企业之间围绕价值创造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提出了价值体系的概念。围绕产学研全过程,运用波特教授的价值体系概念分析深圳“智慧三角”关系:第一个“角”是价值创造,科学研究是产业价值创造源头,“智慧三角”主要由光明科学城承担科学研究的重任,集聚一批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力求打造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第二个“角”是价值实现,南山科技园具备了一定的全球影响力,是“智慧三角”价值实现之地,南山科技园拥有强大的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拥有发达的科技金融、孵化器、科技服务组织,科技园所在的南山区2020年GDP超过6000亿、拥有众多家上市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到深圳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七成以上;第三个“角”是价值增值,西丽湖科教城体现了“智慧三角”的价值增值过程,既可以融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技教育等方面,也是对“科学到技术”“实验到生产”“中试到量产”等环节进行审视、反馈与批判。
(二)建设“科技特区”
深圳“智慧三角”要打造旨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技特区”,成为大湾区的创新之心和创造之核。2020年11月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是我国首部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比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比例应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百分之三十”“对科技人员的激励由‘先转化后奖励’调整为‘先赋权后转化’”等,为建设“智慧三角”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智慧三角”开展科技特派员“定制行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企业的不同需求,精准配备科技特派员进行对接,高效使用企业资源,推动研究成果在企业内部直接实现价值转换,共克技术难题。加快深化科研立项改革,引导科研立项的主要承办单位深入了解、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企业产品、技术等需求为导向,通过在立项环节引入“揭榜制”,推动科技工作者专利申请、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转化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打造“理想城区”
“理想城区”既是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也是“人—产—城”的深度融合。“智慧三角”的“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两个“角”处于高速成长期,南山科技园是产城融合发展的优秀范例,须将相关经验复制到“智慧三角”,以降低建设西丽湖科教城与光明科学城的“学习成本”。产城融合发展的要义在于工作、居住不分离,做到“职住平衡”,满足人们对娱乐休闲、商务办公、医疗教育等需求。因此,一方面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塑造出宜业宜居宜游的典范城区,从世界主要科技创新区域看,科技创新人员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科研三角园”吸引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原因是其拥有自然舒适的生态条件。另一方面,规划“智慧三角”要做到对现实的超越,既要对标硅谷和“科研三角园”,还要实现理念超越、设计超越与想象力超越,让“智慧三角”成为科技感、现代感、艺术感、未来感十足的魅力城区,成为深圳重要的“城市会客厅”。
(四)构建“开放高地”
加强与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助推科技命运共同体建设。近年来,贸易保守主义、逆全球化、世界性疫情、贫困等全球性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形成合力解决此类全球性问题。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智慧三角”要从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思考未来的科技发展,既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科技合作,也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智慧三角”要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时刻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模仿创新向引领创新大力跃升,充分利用前海、横琴两大开放平台,深化与港澳全方位合作,吸引国际人才、科研机构进驻,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让创业者展翅高飞。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华路105号多丽科技楼11层1105A房 本协会主管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深圳市互联网技术应用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曲网 电话:0755-83352158 QQ:2078864445 邮箱:2078864445@qq.com